首页 >政协文史

辛亥老人朱峙三和他的日记

2014-09-15 21:48:06  
字体大小:【

 

方汉奇


    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不由得想起曾经访问过的辛亥老人朱峙三。
    朱峙三原名鼎元,又名继昌,湖北鄂城人。青年时代接受新思想影响,考入省城武昌的新式学堂,是董必武在两湖总师范学堂联络的革命同志。1906—1911这几年,朱峙三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汉口出版的《汉口中西报》、《公论新报》两报兼任主笔,并和同学张肖鹄、刘菊坡等人一道,投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他一度出任鄂军政府内务部的书记官和黄安县的书记官,并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的编辑和撰稿活动。以后,他长期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7年因病逝世。

    我对他的那次访问,时间在1962年的3月24日,地点在武昌保安街他的寓所,目的是为了了解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地区革命报纸出版的情况。因为他是这一时期武汉地区办报活动的参加者,他这样的辛亥老人,那时已经不多了。
    接受访问时,他已经77岁,颇有一点老态龙钟的样子,但仍十分健谈。听说我想了解那一时期武汉革命报刊的情况,就详细地为我作了介绍。记得谈得最多的是《大江报》和那篇著名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当时,这篇评论的原文尚未查到,一般都以为它是一篇洋洋洒洒千字开外的鸿篇巨制,承他告诉我,那只不过是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是詹大悲写出的初稿,经黄侃修改后编发的。后者当时刚从河南来到武昌,在《大江报》社小住,一时兴起,率尔操觚云云。他还谈到了《大江报》的一些情况:它原名《大江白话报》,是一份小型报纸,后去掉“白话”两个字,径称《大江报》,篇幅也加大为对开一张。改版后仅14天,就因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评论,遭到查封。这些情况,在当时都是闻所未闻的,对了解辛亥时期革命报刊的历史,很有帮助。后来,从1911年的上海《申报》上查出了转载的那篇著名评论的原文,证明他说的字数不多这一点完全符合事实。有关《大江报》的其他情况,虽然因原报已经失藏,主办人又相继谢世,无从核对,相信他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因为他毕竟是《大江报》被封事件的目击者,看过当时的报纸,了解当时的情况,至于短评的原作者是詹大悲,黄侃只是修改者一节,和目前流行的“黄作詹改”的说1955年,朱峙三(第二排左三)与新中国文史界同事合影法稍有不同,则不妨备为一说,供史家参考。总之,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老报人,他所提供的有关武昌地区革命报刊编辑出版的一些情况,还是很有价值的。

    朱峙三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还是他的那部记了68年的日记。那次访问期间,我曾经饶有兴趣地翻阅过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位辛亥老人从1893年即他7岁时起,就开始记日记,终生不辍。保存下来的日记仅1955年经他自行整理汇集的部分,就有104册,数百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既有关于当时时事的大量见闻,也有由此发生的种种感想和议论。其中从1893年开笔到1919年约27年的这一部分,在他去世后,其子胡香生择要辑录,约得40余万字,详细地记录了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经历和见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怎样由“只希冀科举进身,并无革命仇清心理”,到逐渐接受革命书报的影响,投入革命洪流的全过程,也反映了他的同时代人的思想风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老人生前对他的这部日记是十分珍视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倘蒙当道采集,认为予此记具有历史意义,列为稗官野乘而代为印行,则朝章国故,民间文艺,或赖以知。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真相,于各学校授近代史者与社会文艺作家,不无小补也。”老人的这一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他的那部经过整理的辛亥时期的日记,已为新版《辛亥革命史丛刊》(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连载。(此篇为胡香生先生协助组稿,转自《湖北文史》总第九十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