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宁 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水库正式蓄水、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既定目标。中国人民为之奋斗近半个世纪的宏伟蓝图终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变为现实。此时此刻,人们怎能忘记为......
夏明星 开国中将詹才芳(1907——1992),出生在湖北黄安高桥区黑石咀村,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从黄麻起义军、鄂东军、工农革命军第7军、红11军、红1军、红4军到红四方面军的发展脉络中,詹......
为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增强为大局服务、为广水中心工作服务的功能,广水市政协从2013年开始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事件文史资料征集工作。2月28日,向全市政协组织下发了征集方案......
王会雄口述 杨和平整理 从我依稀懂事的童年开始,就梦想去祖国的首都北京。 到了2007年我才如愿以偿地圆了这个长达50多年的梦。这个梦做得太长太久,我不但没有丝毫的埋怨,相反还感到无上光荣。因为它让我......
周亚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八年坚苦卓绝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的中国人民欢腾喜悦之情,可以想见。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云又压上人们心头。迅速停止内战已成为全国亿万人......
潘乃谷 父亲潘光旦教授百年诞辰时,人们在称道他学贯中西的学术功力、不避艰险的求实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时候,每每谈到他在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工作中功不可没。父亲的土家族研究历经坎坷,但最终还是赢得了人们的......
陈汝定 2007年3月24日,在加拿大爱德蒙顿大学任教的女儿新梅、女婿王智翔,带着他(她)们的孩子回国探亲,向我们展示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切接见女儿和外孙王海跃的许多珍贵照片,讲述了女王亲切接见他......
张 矛 饶斌是二汽的一名创业者,是和我共同生活了四十七年的伴侣。 二汽,是在他一生辛勤的劳动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64年12月他奉命筹建二汽开始,直到1979年1月他转走了行政、户口、党的关系止......
涂德深 大中华酒楼是一家以鱼菜为主的餐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武昌驰誉一时,至今不衰。武汉解放后,大中华酒楼营业有了发展。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其中的“才......
黄仁涛 我于1984年参加九三学社,担任过九三学社省委常委,2000年后被选为省委副主委。1988年我被推荐为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以后又陆续成为第七届、八届省政协委员、常委,2003年被选为湖北省第十届......
刘作忠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讲述”专栏播放了近代著名学者陶希圣之子陶晋生忆述其父当年叛离汪伪集团、揭穿日伪密约的全过程,观后使人感触良多。多年来,因陶希圣一度误入汪伪集团,又因他与蒋介石的特殊关......
叶丽娅 1994年我经民革鄂州支部推荐成为一名光荣的市政协委员,初为政协委员的那份喜悦与光荣不言而喻。但是很快,那份光荣和喜悦更多地被压力和责任代替了。自从第一次参加政协全会小组讨论时,我就感到当一名......
方月仿 “京剧二百年,出了一位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一位陈伯华。他们二人代表着京、汉两个皮黄剧种的艺术高峰。”这是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生前对梅、陈二位艺术大师的定评。陈伯华从牙牙学语就跟随其母陈......
熊秉坤 编者按:《阳夏战争日记》系 熊秉坤(1885—1969)熊秉坤在阳夏战争期间口述并部分执笔,由其书记官逐日记录行军和作战实况,并抄存了各项命令和有关报告、规定、意见书等辑录而成。1912年湖北......
余玮 叶笃初在党建理论界有很多耀眼的“头衔”:中共党章研究第一人、党章学泰斗、教授、委员……在这些头衔的前面,往往还有一串串热情洋溢的定语,比如:博大精深、著名、资深,等等。其实,叶笃初是个本色之人,......
居 正 编者按:居正1944年所著《辛亥札记》(后更名为《梅川日记》),记辛亥起义史迹106条(计十来万字),皆居正对亲历亲闻的回忆。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中部同盟会 辛亥前一年,庚戌夏四......
李传锋 鄂东出名人,鄂东籍的文臣武将在中国历史星空中形成了一处灿烂的星座,我的朋友熊召政就是其中一颗文学之星。 熊召政1973年就开始发表诗,他当时是英山县的下乡知识青年,刚二十岁。那一年,我从大学毕......
张悌昆 张匹青生于1878年9月,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在东京他和廖仲凯等同志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了震惊世界的辛亥武昌起义。他追随孙中山先生1......
张铭歌 一百年前,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辛亥百年庆典之际,我撰文缅怀曾亲身参与这场伟大革命斗争的祖父......
滕茂维 我的父亲滕功成,是一位早期的共产党人。 1919年“五四”运动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响起了振聋发聩的改革声音,有志之士纷纷面向世界,寻求救国之道,其中的一条道路就是“留法勤工俭学”。到了1920年......